當大同傳統律師行業遇上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5-10-28 22:47:20 來源:宏微 點擊:
中午接到朋友電話,說有個律師事務所的朋友談到律師事務所規劃的網站,需要融合OA辦公系統和視頻功能,感覺很特別,下午三點,帶著諸多疑問和好奇就去了。
來到天貴酒店對面的三層山西明仁律師事務所,見到了給我打電話的小朱(音譯),沒有開場和寒暄,上來直奔主題談起他們李主任的一些關于互聯網+律師事務所的想法。比較難得的是,他們居然自己規劃好了很多頁面的功能甚至頁面的視覺效果。
互聯網的融入,讓各個傳統行業都蠢蠢欲動?吹剿麄円巹澋男枨,感覺難度還是不小,如果不是最近業務這么堆積,倒是也可以嘗試一番。聊到后來才挺清楚,原來OA和視頻對話分享的功能他們已經自己聯系了泛微OA辦公系統官方,由官方負責那邊的技術開發和合作,那剩下來的無非也就是一個VIP會員充值系統和在線咨詢等功能了,相對思路還是比較清楚了一些。
找了一篇范文,摘錄如下:
傳統的律師業務迎面碰上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律師行業分化糾結,到底互聯網對律師行業有什么影響?律師們又該怎么應對這種影響?
互聯網格局未定
要深入了解互聯網對律師行業的影響,我們首先要知道互聯網本身的狀況。而律師業務屬于服務類,那么我們來看看互聯網和服務行業的大背景。
一.互聯網對產品商和服務商的影響異同
互聯網公開、共通的特點,促使各種資源按照市場規律自由組合,以創造最大價值。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的商品業和服務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和影響。對兩個行業都有以下相同的影響:
。1)深入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結合二者自身依托互聯網的特點,在自身不斷壯大的同時,其經營項目也不斷豐富起來,由早期的專業性分類商品、服務慢慢轉向多元化綜合性商品、服務銷售,基本覆蓋了人民生活的大部分需求。
。2)都對傳統行業形成一定的競爭性擠壓。
隨著精英商品的種類不斷豐富,避過了多重稅收,具有一定價格優勢的商品、服務培養了消費者更高的消費習慣,線上線下的性價比競爭日趨激烈,傳統商品銷售行業、服務行業的便捷性難以匹敵電子商務。當然,這種競爭性擠壓較多體現在實體商品銷售行業里。對于一些不適合在線上銷售的商品領域,線下銷售仍然具有較大優勢。
但是,服務行業和商品銷售行業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也就導致互聯網對服務業的影響有其特別之處。
。1)服務業必須線上線下結合,互聯網最重要的作用體現在開源。
像理發、按摩、鐘點工、旅游等等這類服務行業,都沒有辦法動動鼠標后讓電腦來替服務人員完成服務,始終需要實實在在的參與和互動。這種互動性就決定了服務業是無法完全脫離線下服務,必須線上線下結合。但是目前互聯網上大部分服務電商都依托互聯網銷售服務,這進一步開拓了他們的銷售版圖,最大限度深入服務圈際內的潛在客戶。
。2)專業化的特點適合采用垂直電商模式
服務行業的專業分類程度較高,不同行業的兼容性較低,行業整合成本非常高,所以即使在傳統行業也很難將幾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服務打包在一起開店?v觀服務電商發展,無一不是從小而精的專業分類慢慢做起,再并納幾個業分類。這種特點尤其適合垂直電商模式,即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做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
二.垂直電商前途未卜,勝出可能性極小
這兩年電商投資的熱點幾乎都集中在垂直電商,而服務行業具有圈際性、專業化分類強的特點,特別適合采用垂直電商的模式。所以,很多服務電商甫一上線就采用了垂直電商模式。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2012年猶如垂直電商的死亡之年,而2013年更是垂直電商血腥廝殺的大浪淘沙之年。為什么我認為垂直電商前途堪憂?
第一,外循環輸血模式成為垂直電商成長的致命弱點
大部分垂直電商都缺乏自有資金來源,而是通過多輪融資來取得創業成長期賴以生存的資本。如果把垂直電商比作一個嬰兒,它就像一個沒有骨髓的孩子,靠著醫院血庫里的血源源不斷輸進體內,就算僥幸長大了,終于有骨髓能造血了,但是沒有自己的免疫力也很難活很久,而且命脈掌握在被人手里,閘門一關便打開死亡之門。
第二,平地起高樓缺乏消化真實需求的底蘊
垂直電商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概念營銷”,很多垂直電商創立之初,便是指著“概念”來談下第一桶融資。網站一出,充滿了高高在上的姿態,營造的概念氛圍脫離最質樸的需求市場。就比如電商最愛玩的幾個概念,“普惠”“顛覆”“XX生活”,往往帶著這些概念光環的電商,都是走典型的外循環輸血模式,因為不靠燒錢完全支撐不了前期的消耗。但是他們在創造這些概念的同時,根本沒有辦法實實在在去解決需求,市場很大擺在那里,愣是被餓死的也不在少數。為什么美好的概念,無法變成紅燦燦的“毛爺爺”?因為,消費者不關心商業模式,不在乎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產品概念,消費者要的是解決問題、消費快樂!不以解決真實需求為底蘊的模式或者概念,最終只能和那些概念一起留在鏡花水月的世界里。
第三、毫無商業積淀的“土大款”發展方式
商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并不是有錢就玩得轉。沒有商業積淀的商人猶如沒有品味的暴發戶,再好的商業項目到手里都是暴殄天物。在這個集體浮躁的時代,大家都開始追求“一年平衡,兩年盈利,三年上市”的圈錢模式。有多少好的垂直電商項目淪為了這種圈錢模式的悲劇,并不是說這種模式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少項目負責人一旦拿到融資就跟突然橫富的土大款一樣,搬最豪華的辦公室、請最好的公關、上最好的館子。并沒有精打細算,對融資做商業發展計劃的合理規劃使用,更缺乏商業風險管理。
這是國內垂直電商發展的硬傷,但這些硬傷只能說是后天不足,如果碰上一個良好的項目負責人,這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垂直電商在自身還有先天不足,這導致了垂直電商在起跑線上就背著比其他電商更沉重的包袱。單一的模式,必然要承擔更高的營銷成本。比如京東的圖書銷售并不盈利,但是打折讓利吸引來的消費者可以同樣成為京東其他商品購買者。而垂直電商在創業初期,營銷是個跨不過去的坎兒,要讓消費者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難為高昂的營銷付出不菲的費用。
所以,服務業如果一窩蜂走垂直電商之路,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而對于法律服務這樣不是剛需的剛需,如果采用垂直電商的模式,前途更加黯淡。
三.服務行業的電商展望
服務行業最終也免不了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目前旅游業、餐飲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電商發展境況,而未來會有更多的服務業進軍互聯網。雖然垂直電商不是服務業的優選,但是綜合性電商和平臺型電商更充分契合服務業的開源要求,帶動性發展也降低了服務業電商化的營銷成本,讓繁瑣的程序操作簡化,對電商、對服務業都是雙贏。
互聯網必然深刻影響律師業
1.互聯網已經滲入生活
如果要問,互聯網對生活到底影響到什么程度。我想我會說,老爺爺都知道用QQ約老伴兒去公園跳舞,小孩子知道上微博找答案。用數據來說話,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在眾多的購物渠道中,網絡的數字化信息,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具有最大影響力,約有78%的消費者會選擇在互聯網上購買商品。宅男可以連續一周不出門,網購衣食所有生活必需品,通過送貨上門達到足不出戶獲取生活資源。這在二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在科技爆炸的21世紀,互聯網猶如水分子,無孔不入鉆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種背景下,法律服務業自然免不了要被互聯網滲透進來,這是歷史必然的趨勢。
2.律師業務細化分工
在中國律師業務開端的早期,是沒有所謂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的區分。但凡是法律服務, 律師們都大包大攬。隨著我國法制進程加快,公民意識覺醒,經濟發展增速,人民對法律服務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漸漸開始了律師業務的分工,精于訴訟的成為專職訴訟律師,而在合規、文書等方面更有優勢的則成為非訴律師、法務經理等。
社會越發達,專業分工越精細,這也讓律師中一部分出類拔萃者開始進行高端法律服務,而低端市場始終掌握在大多數律師手中。專業化分工有利于將法律服務搬上互聯網,在初端分類時有較為準確的市場定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終淪落在深不可測的藍海。
3.多元化需求呼喚律師們深度參與
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的法律服務需求已經從最初的訴訟發展出數十種門類。欠款糾紛需要律師幫忙走法院催告程序、中小企業需要律師把關項目合規審查、民事主體雙方需要律師起草審查協議、跨國貿易法律文書翻譯……有很多工作非律師也能做,但是做得沒有律師好。所以,現代的律師業務拓展方面很廣闊,互聯網提供的即時溝通、海量信息和巨大的潛在客戶涌動,無時無刻都在呼喚律師深度參與。
第一、互聯網節約律師辦案成本。
過去,律師要查資料、要保持與當事人溝通、異地調查等需要為此支付不菲的費用。而如今,通過社交工具可以保持和當事人的深度溝通,互聯網上的海量資料隨意查詢,也節省了精力和時間,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異地調查。對于律師來說,能壓縮辦案成本,本身就是在增收。
第二、提供了個人營銷的平臺。
每一個優秀的律師,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如果不能把自己很好地推銷出去,那么律師賴以生存的案源就變得乏善可陳了,這對于律師的生存非常危險。為沒有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不夠深入的時候,律師們通常都是用發名片、打廣告等傳統營銷方式,這對于律師來說是一個不得不背的包袱。
互聯網上社交平臺的興起,讓更多律師有了展示自己的平臺。第一代法律網站也大多開辟了律師的個人營銷廣告位,而如今已有很多律師通過微博、微信、人人來打造個人品牌,向更加精準的潛在客戶營銷自己。所花費用,也不過就是網費和心思,比起高昂的廣告費用,社交化營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律師的選擇。
普通個人律師如何順應互聯網潮流
1.平臺式網站為普通律師提供舞臺
十年前,淘寶方興未已,許許多多抱著好奇態度的人開始了在淘寶上開店,而經過十年發展,早期開店堅持到現在的一些皇冠網店早已成為淘寶特有的“淘品牌”,甚至獲得融資進行更大規模發展。淘寶是個典型的商業平臺,同樣,法律行業也有這樣的電商平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律師港灣網。
法律服務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差異高,很難用一個標準線的規格來進行產品設計。雙方要基于深入交流才能夠進行更好的服務,垂直電商型網站很難完成這樣的服務供應。而平臺型的網站,將法律服務供應方和法律服務需求方放在一起,進行自由交易,充分尊重雙方的合作意愿,同時也為雙方合作提供了交易保障。
平臺即如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競爭,律師的法律服務在市場環境下競價,優勝劣汰將會誕生出新一代的弄潮兒。高端市場被資歷深的律師牢牢掌控,觸摸不到案源的律師徘徊在中產門外,而剛入行的普通年輕律師不僅要在市場中苦熬,還要在資歷、人際、背景、后臺等等地方淫浸。律師行業中有一句老話:熬死老的,小的出頭。很多律師還沒有熬到出頭之日,就放棄了這一行。平臺電商,能夠給律師一個新的展示舞臺,他的業務能力都擺在消費者的面前,那些更有能力、綜合素質較強的律師可以更快地脫穎而出。
2.早日主動進軍互聯網,對普通律師有重大意義
天下武功,唯堅不摧,唯快不破。法律服務行業具有服務業的所有特點,同樣是無法脫離線下服務的,但是律師們將一部分業務搬到互聯網上,或者通過互聯網解決律師業務中的難題,將原來束手無策的案子辦好,這對于提高律師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現在外在的律師執業環境不佳,年輕律師沒有經驗、缺乏人際資源,名氣不足在獲得案源上有一定的困難,很難單靠一己之力闖出江湖,但是一直做律師助理收入不高,地位尷尬。如果早日進軍互聯網,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提升律師執業水平,在苦逼白了少年頭之前,早日脫穎而出。
現在有很多人都熱衷于探討互聯網與律師的關系,有一些言論過分夸大了互聯網對律師業務的影響。其實,大部分律師可以繼續淡定,不要被危言聳聽蠱惑,尤其是年輕律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容抓住機遇,利用互聯網彎道超車,互聯網不一定能給傳統律師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但是順著時代而走不至于被歷史的車輪攆做塵埃。
3.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中國的社會轉型進程在加快,新一代的律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跟時間賽跑才能贏在時代的前面;蛟S,過去的江湖是一招一式拼出來的,但是未來的江湖可以飛檐走壁,隔空取物。這是科技的飛躍,更是思維的飛躍。
大同市宏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電腦圖文設計、制作;網站網頁設計、維護;廣告設計、制作及發布;公司主要技術人員在大同制作網站、大同建站、大同做網站、大同網站建設、大同網站制作、大同網頁設計、大同網絡開發、大同網站優化等方面有多年豐富的從業經驗。

互聯網的融入,讓各個傳統行業都蠢蠢欲動?吹剿麄円巹澋男枨,感覺難度還是不小,如果不是最近業務這么堆積,倒是也可以嘗試一番。聊到后來才挺清楚,原來OA和視頻對話分享的功能他們已經自己聯系了泛微OA辦公系統官方,由官方負責那邊的技術開發和合作,那剩下來的無非也就是一個VIP會員充值系統和在線咨詢等功能了,相對思路還是比較清楚了一些。
找了一篇范文,摘錄如下:
傳統的律師業務迎面碰上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律師行業分化糾結,到底互聯網對律師行業有什么影響?律師們又該怎么應對這種影響?
互聯網格局未定
要深入了解互聯網對律師行業的影響,我們首先要知道互聯網本身的狀況。而律師業務屬于服務類,那么我們來看看互聯網和服務行業的大背景。
一.互聯網對產品商和服務商的影響異同
互聯網公開、共通的特點,促使各種資源按照市場規律自由組合,以創造最大價值。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的商品業和服務業產生了巨大沖擊和影響。對兩個行業都有以下相同的影響:
。1)深入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結合二者自身依托互聯網的特點,在自身不斷壯大的同時,其經營項目也不斷豐富起來,由早期的專業性分類商品、服務慢慢轉向多元化綜合性商品、服務銷售,基本覆蓋了人民生活的大部分需求。
。2)都對傳統行業形成一定的競爭性擠壓。
隨著精英商品的種類不斷豐富,避過了多重稅收,具有一定價格優勢的商品、服務培養了消費者更高的消費習慣,線上線下的性價比競爭日趨激烈,傳統商品銷售行業、服務行業的便捷性難以匹敵電子商務。當然,這種競爭性擠壓較多體現在實體商品銷售行業里。對于一些不適合在線上銷售的商品領域,線下銷售仍然具有較大優勢。
但是,服務行業和商品銷售行業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也就導致互聯網對服務業的影響有其特別之處。
。1)服務業必須線上線下結合,互聯網最重要的作用體現在開源。
像理發、按摩、鐘點工、旅游等等這類服務行業,都沒有辦法動動鼠標后讓電腦來替服務人員完成服務,始終需要實實在在的參與和互動。這種互動性就決定了服務業是無法完全脫離線下服務,必須線上線下結合。但是目前互聯網上大部分服務電商都依托互聯網銷售服務,這進一步開拓了他們的銷售版圖,最大限度深入服務圈際內的潛在客戶。
。2)專業化的特點適合采用垂直電商模式
服務行業的專業分類程度較高,不同行業的兼容性較低,行業整合成本非常高,所以即使在傳統行業也很難將幾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服務打包在一起開店?v觀服務電商發展,無一不是從小而精的專業分類慢慢做起,再并納幾個業分類。這種特點尤其適合垂直電商模式,即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做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
二.垂直電商前途未卜,勝出可能性極小
這兩年電商投資的熱點幾乎都集中在垂直電商,而服務行業具有圈際性、專業化分類強的特點,特別適合采用垂直電商的模式。所以,很多服務電商甫一上線就采用了垂直電商模式。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太骨感,2012年猶如垂直電商的死亡之年,而2013年更是垂直電商血腥廝殺的大浪淘沙之年。為什么我認為垂直電商前途堪憂?
第一,外循環輸血模式成為垂直電商成長的致命弱點
大部分垂直電商都缺乏自有資金來源,而是通過多輪融資來取得創業成長期賴以生存的資本。如果把垂直電商比作一個嬰兒,它就像一個沒有骨髓的孩子,靠著醫院血庫里的血源源不斷輸進體內,就算僥幸長大了,終于有骨髓能造血了,但是沒有自己的免疫力也很難活很久,而且命脈掌握在被人手里,閘門一關便打開死亡之門。
第二,平地起高樓缺乏消化真實需求的底蘊
垂直電商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概念營銷”,很多垂直電商創立之初,便是指著“概念”來談下第一桶融資。網站一出,充滿了高高在上的姿態,營造的概念氛圍脫離最質樸的需求市場。就比如電商最愛玩的幾個概念,“普惠”“顛覆”“XX生活”,往往帶著這些概念光環的電商,都是走典型的外循環輸血模式,因為不靠燒錢完全支撐不了前期的消耗。但是他們在創造這些概念的同時,根本沒有辦法實實在在去解決需求,市場很大擺在那里,愣是被餓死的也不在少數。為什么美好的概念,無法變成紅燦燦的“毛爺爺”?因為,消費者不關心商業模式,不在乎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產品概念,消費者要的是解決問題、消費快樂!不以解決真實需求為底蘊的模式或者概念,最終只能和那些概念一起留在鏡花水月的世界里。
第三、毫無商業積淀的“土大款”發展方式
商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并不是有錢就玩得轉。沒有商業積淀的商人猶如沒有品味的暴發戶,再好的商業項目到手里都是暴殄天物。在這個集體浮躁的時代,大家都開始追求“一年平衡,兩年盈利,三年上市”的圈錢模式。有多少好的垂直電商項目淪為了這種圈錢模式的悲劇,并不是說這種模式本身有什么問題,而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少項目負責人一旦拿到融資就跟突然橫富的土大款一樣,搬最豪華的辦公室、請最好的公關、上最好的館子。并沒有精打細算,對融資做商業發展計劃的合理規劃使用,更缺乏商業風險管理。
這是國內垂直電商發展的硬傷,但這些硬傷只能說是后天不足,如果碰上一個良好的項目負責人,這些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垂直電商在自身還有先天不足,這導致了垂直電商在起跑線上就背著比其他電商更沉重的包袱。單一的模式,必然要承擔更高的營銷成本。比如京東的圖書銷售并不盈利,但是打折讓利吸引來的消費者可以同樣成為京東其他商品購買者。而垂直電商在創業初期,營銷是個跨不過去的坎兒,要讓消費者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難為高昂的營銷付出不菲的費用。
所以,服務業如果一窩蜂走垂直電商之路,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而對于法律服務這樣不是剛需的剛需,如果采用垂直電商的模式,前途更加黯淡。
三.服務行業的電商展望
服務行業最終也免不了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目前旅游業、餐飲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電商發展境況,而未來會有更多的服務業進軍互聯網。雖然垂直電商不是服務業的優選,但是綜合性電商和平臺型電商更充分契合服務業的開源要求,帶動性發展也降低了服務業電商化的營銷成本,讓繁瑣的程序操作簡化,對電商、對服務業都是雙贏。
互聯網必然深刻影響律師業
1.互聯網已經滲入生活
如果要問,互聯網對生活到底影響到什么程度。我想我會說,老爺爺都知道用QQ約老伴兒去公園跳舞,小孩子知道上微博找答案。用數據來說話,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發現,在眾多的購物渠道中,網絡的數字化信息,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具有最大影響力,約有78%的消費者會選擇在互聯網上購買商品。宅男可以連續一周不出門,網購衣食所有生活必需品,通過送貨上門達到足不出戶獲取生活資源。這在二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在科技爆炸的21世紀,互聯網猶如水分子,無孔不入鉆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種背景下,法律服務業自然免不了要被互聯網滲透進來,這是歷史必然的趨勢。
2.律師業務細化分工
在中國律師業務開端的早期,是沒有所謂訴訟業務和非訴訟業務的區分。但凡是法律服務, 律師們都大包大攬。隨著我國法制進程加快,公民意識覺醒,經濟發展增速,人民對法律服務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漸漸開始了律師業務的分工,精于訴訟的成為專職訴訟律師,而在合規、文書等方面更有優勢的則成為非訴律師、法務經理等。
社會越發達,專業分工越精細,這也讓律師中一部分出類拔萃者開始進行高端法律服務,而低端市場始終掌握在大多數律師手中。專業化分工有利于將法律服務搬上互聯網,在初端分類時有較為準確的市場定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終淪落在深不可測的藍海。
3.多元化需求呼喚律師們深度參與
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的法律服務需求已經從最初的訴訟發展出數十種門類。欠款糾紛需要律師幫忙走法院催告程序、中小企業需要律師把關項目合規審查、民事主體雙方需要律師起草審查協議、跨國貿易法律文書翻譯……有很多工作非律師也能做,但是做得沒有律師好。所以,現代的律師業務拓展方面很廣闊,互聯網提供的即時溝通、海量信息和巨大的潛在客戶涌動,無時無刻都在呼喚律師深度參與。
第一、互聯網節約律師辦案成本。
過去,律師要查資料、要保持與當事人溝通、異地調查等需要為此支付不菲的費用。而如今,通過社交工具可以保持和當事人的深度溝通,互聯網上的海量資料隨意查詢,也節省了精力和時間,免去一些不必要的異地調查。對于律師來說,能壓縮辦案成本,本身就是在增收。
第二、提供了個人營銷的平臺。
每一個優秀的律師,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如果不能把自己很好地推銷出去,那么律師賴以生存的案源就變得乏善可陳了,這對于律師的生存非常危險。為沒有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不夠深入的時候,律師們通常都是用發名片、打廣告等傳統營銷方式,這對于律師來說是一個不得不背的包袱。
互聯網上社交平臺的興起,讓更多律師有了展示自己的平臺。第一代法律網站也大多開辟了律師的個人營銷廣告位,而如今已有很多律師通過微博、微信、人人來打造個人品牌,向更加精準的潛在客戶營銷自己。所花費用,也不過就是網費和心思,比起高昂的廣告費用,社交化營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律師的選擇。
普通個人律師如何順應互聯網潮流
1.平臺式網站為普通律師提供舞臺
十年前,淘寶方興未已,許許多多抱著好奇態度的人開始了在淘寶上開店,而經過十年發展,早期開店堅持到現在的一些皇冠網店早已成為淘寶特有的“淘品牌”,甚至獲得融資進行更大規模發展。淘寶是個典型的商業平臺,同樣,法律行業也有這樣的電商平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律師港灣網。
法律服務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差異高,很難用一個標準線的規格來進行產品設計。雙方要基于深入交流才能夠進行更好的服務,垂直電商型網站很難完成這樣的服務供應。而平臺型的網站,將法律服務供應方和法律服務需求方放在一起,進行自由交易,充分尊重雙方的合作意愿,同時也為雙方合作提供了交易保障。
平臺即如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競爭,律師的法律服務在市場環境下競價,優勝劣汰將會誕生出新一代的弄潮兒。高端市場被資歷深的律師牢牢掌控,觸摸不到案源的律師徘徊在中產門外,而剛入行的普通年輕律師不僅要在市場中苦熬,還要在資歷、人際、背景、后臺等等地方淫浸。律師行業中有一句老話:熬死老的,小的出頭。很多律師還沒有熬到出頭之日,就放棄了這一行。平臺電商,能夠給律師一個新的展示舞臺,他的業務能力都擺在消費者的面前,那些更有能力、綜合素質較強的律師可以更快地脫穎而出。
2.早日主動進軍互聯網,對普通律師有重大意義
天下武功,唯堅不摧,唯快不破。法律服務行業具有服務業的所有特點,同樣是無法脫離線下服務的,但是律師們將一部分業務搬到互聯網上,或者通過互聯網解決律師業務中的難題,將原來束手無策的案子辦好,這對于提高律師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現在外在的律師執業環境不佳,年輕律師沒有經驗、缺乏人際資源,名氣不足在獲得案源上有一定的困難,很難單靠一己之力闖出江湖,但是一直做律師助理收入不高,地位尷尬。如果早日進軍互聯網,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提升律師執業水平,在苦逼白了少年頭之前,早日脫穎而出。
現在有很多人都熱衷于探討互聯網與律師的關系,有一些言論過分夸大了互聯網對律師業務的影響。其實,大部分律師可以繼續淡定,不要被危言聳聽蠱惑,尤其是年輕律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容抓住機遇,利用互聯網彎道超車,互聯網不一定能給傳統律師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但是順著時代而走不至于被歷史的車輪攆做塵埃。
3.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中國的社會轉型進程在加快,新一代的律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跟時間賽跑才能贏在時代的前面;蛟S,過去的江湖是一招一式拼出來的,但是未來的江湖可以飛檐走壁,隔空取物。這是科技的飛躍,更是思維的飛躍。
上一篇:從域名到網站,只需四步,輕松訪問 下一篇:2011年5月27日CCTV《焦點訪談》播出節目《別讓政府網站成擺設》